定期對閥控式密封鉛酸松下蓄電池組進行容量測試,有利于掌握蓄電池組的工況,避免故障隱患的長期存在,保證供電系統運行中的可靠性。
對于使用不到6個月循環壽命就提前終止的VRLA蓄電池,經解析發現80%以上的VRLA蓄電池的單元開路電壓(OCV)、內部電阻(IR)均正常,用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ICP)分析電解液中各種金屬含量均正常,因此判斷VRLA蓄電池本身沒有制造缺陷。在對VRLA蓄電池進行單元放電,發現VRLA蓄電池的容量低是由正極板的容量低下所決定的。放電期間應測量蓄電池的端電壓及室溫,測量時間間隔為:10h率放電30min、3h率放電20min、1h率放電5min。在放電末期要隨時測量,以便準確地確定達到放電終止電壓的時間;經過解析發現毫無例外地存在著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現象,其中程度嚴重的正極板活性物質已經大面積脫落。對容量衰減的VRLA蓄電池的正極板和制造初期品的正極板進行了X射線分析,發現和制造初期品相比,不良VRLA蓄電池的正極板中β-PbO2比例明顯增多。

蓄電池組中,若有個別VRLA蓄電池落后,那么在恒電流充電時,一是電壓會迅速升高,即在整組VRLA蓄電池尚未充足電時,落后VRLA蓄電池已處于過充電狀態,落后VRLA蓄電池的溫度升高導致失水速度加大,并導致整組VRLA蓄電池充電電壓升高;二是會引起整組VRLA蓄電池充電電流下降,延長充電時間。
為了保證供電系統安全,所以帶實際負載的放電電流和放電時間掌控較困難,對電池組容量評估不夠準確,對電池性能測試存在不確定因素,尤其對使用3年以上電池組性能檢測難以達到試驗的預期效果。
若兩組電池的單體電池都有失容、落后等質量問題,其放電至輸出保護值的時間,不易被維護人員及時發現,此時可能后備電池組容量所剩無幾,因此該放電方式比離線放電方式不安全系數更大。同時由于放電深度有限,對電池組的測試的目的無法達到,關鍵是在全容量放電的實踐中會經常發現有些單體電池在放電前期電壓正常,但到中后期,有些落后松下蓄電池才開始逐步暴露出來;